新万博ManBetX新闻网5月8日电(记者 杨颖)不经意间,因为新冠疫情而迎来的全面在线教学已经从早春持续到了孟夏。文学院的很多老师,也从面对诸多平台、软件时的如履薄冰,渐渐适应稳定下来,并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和模式。结合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文学院于5月7日下午利用腾讯会议平台,召开了全体教师参加的在线教学研讨会。
图为“教学研讨会”在线直播
研讨会由教学副院长杨颖主持。在前期学生调研中获得较高评价的李迅、刘志刚、赵曜曜、郑真先四位老师分别结合自己在线教学的实践和反思做了主题发言。
李迅老师作为专业负责人,一方面介绍了自己课程设计的思路和录频、考核、讨论等方式,另一方面也结合弹性学习、师生互动、质量监控等层面谈了自己对在线教学温度、深度和力度的思考,颇具启发性。
刘志刚老师教授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他的报告从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三个角度出发,详尽的表格全面展示了教学诸环节的周密设计和精心安排。
赵曜曜老师立足古代汉语课程介绍了线上教学的经验,她将这门知识点极多的基础性理论课程与信息化结合的实践令人耳目一新。
郑真先老师是去年到岗的新教师,他有实践,有思考,也有困惑,有条不紊和兢兢业业同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在线教学工作全面展开以来,文科的技术能力似乎是别人甚至是自己心目中天然的弱项。但这次研讨会的展示充分表明,无论是基本的QQ、微信等群组工具,还是慕课堂、雨课堂、钉钉、腾讯等教学平台,甚至包括喀秋莎、KK,EV等录频软件,文学院的老师都可以运用自如。而比技术更打动每一位老师的,是精细到极致的设计和考虑,是数十个G耗费心血的资源制作,是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反应的敏感捕捉,是课后的耐心解答和谆谆教诲。
教学本没有一定之规,技术可贵,适用惟珍。相比于讨论会中就已经展开的技术交流和学习,诸位优秀老师对教学的投入和以生为本的温情更彰显着文学院的人文传统和教育情怀,这也正是文学院老师拥抱信息时代进一步前行的动力。
图为李迅老师在线研讨
图为刘志刚老师在线研讨
图为赵曜曜老师在线研讨
图为郑真先老师在线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