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ManBetX充分发挥地方红色资源和学校办学育人优势,围绕特色课堂建设,按照“资源共享+教研融合+示范课程”的思路,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实践创新路径,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共享资源,促进教学协同发展。学校推动不同学段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一体化,围绕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基地建设、学生毕业论文指导等深度融合,探索“小学以故事式为主、初中以体验式为主、高中以议题式为主、大学以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助推教研协同联动。为中小学编写校本教材、开放校内场馆、共享思政课教学案例库,推动课程资源、平台资源、实践教学基地等融合共享。
搭建平台,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牵头深化“高中思政课‘选—创—议—评—练’教学架构”教研团队,搭建全市思政课一体化活动平台,统筹开展政治学习、教学研究、集体备课等活动,提高思政教师的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会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统筹规划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初步实现区域内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研一体化共同发展。通过专家团队宣讲、教研磨课、同台赛课、示范展演等,形成红色文化课堂育人、身边榜样课堂育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展一堂课”等品牌。
挖掘整合,彰显思政育人特色。构建地方红色资源育人体系。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在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周恩来纪念馆等开展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持续深化“周恩来班”创建。将“周恩来班”设定为大学班集体建设的目标,牵头组建全国“周恩来班”创建联盟。深化第二课堂教学改革。持续开展“行走的思政课”“音乐厅里的思政课”“纪念馆里的思政课”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系列主题活动,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改革创新。
刊播媒体:江苏教育 刊播时间:2025年1月21日 作者:吴晓琳 申珊珊 闫艳
媒体链接:https://jyt.jiangsu.gov.cn/art/2025/1/21/art_57813_11476705.html